血壓是最常見的健康指標之一,但你知道 收縮壓、舒張壓各代表什麼嗎?本篇文章帶你了解血壓原理、血壓為什麼會變動,以及如何正確量血壓,確保數值更可靠。
一、什麼是血壓?
血壓是血液流經血管時,對血管壁產生的壓力。一般會測量兩個數值:
- 收縮壓(Systolic BP):心臟收縮把血液打出去時的壓力,反映動脈最大壓力。
- 舒張壓(Diastolic BP):心臟放鬆、血液回流時的壓力,代表動脈最小壓力。
分類 | 收縮壓 (mmHg) | 舒張壓 (mmHg) |
---|---|---|
正常血壓 | < 120 | < 80 |
偏高 | 120–139 | 80–89 |
高血壓第 1 期 | 140–159 | 90–99 |
高血壓第 2 期 | ≥ 160 | ≥ 100 |
二、為何血壓會變化?
- 日常因素:情緒、壓力、咖啡因、吸菸都會讓血壓暫時升高。
- 年齡:隨年紀增長,血管彈性下降,容易血壓偏高。
- 慢性疾病:糖尿病、腎臟病、甲狀腺疾病會影響血壓調控。
- 藥物:止痛藥、避孕藥、免疫抑制劑等都可能干擾血壓。
- 白袍高血壓:部分人因看診緊張,血壓會比在家測量高。
三、測量血壓注意要點
- 測量前休息 5 分鐘:避免剛運動、喝咖啡、抽菸。
- 姿勢端正:坐在椅子上,背靠椅背,雙腳平放地面,手臂與心臟同高。
- 袖帶位置正確:下緣距離手肘彎曲處約 2 公分,綁緊但能放進 1 指。
- 多次測量取平均:同一次可測 2–3 次,每次間隔 1 分鐘。
- 記錄時間與情境:早晚各一次,並記下當時狀況,有助醫師判斷。

四、血壓量測常見錯誤 vs 正確做法
常見錯誤 | 影響 | 正確做法 |
---|---|---|
雙腳交叉 | 收縮壓可升高 5–8 mmHg | 雙腳平放地面 |
手臂懸空或過低 | 讀值偏高或偏低 | 手臂與心臟同高,放在桌上 |
袖帶鬆或位置不對 | 讀值偏差,低估或高估 | 袖帶下緣距離手肘 2 公分,綁緊但可放進一指 |
測量時講話或移動 | 收縮壓上升 10 mmHg 以上 | 安靜坐著,不說話、不移動 |
剛喝咖啡或抽菸後測 | 血壓暫時升高 | 測量前至少間隔 30 分鐘 |
只量一次 | 可能受到偶發因素影響 | 同次量 2–3 次,取平均 |
五、居家血壓監測建議頻率
- 一般成年人:若無高血壓史,每週測量 2–3 次即可,建議早晨與晚上各一次。
- 已診斷高血壓患者:每天早晚各一次,並在服藥前後或症狀不適時額外測量。
- 高齡者與合併慢性病:遵循醫師指示,一般建議每天固定時間量測,建立趨勢紀錄。
- 測量紀錄:建議使用血壓日記或數位健康工具,方便醫師追蹤。
六、延伸閱讀
七、參考資料
- 2023 European Society of Hypertension (ESH) Guidelines for the management of arterial hypertension.
- Whelton PK, et al. 2018 AHA/ACC Guideline for the Management of High Blood Pressure in Adults. JACC. 2018;71(19):e127-e248.
- 台灣高血壓學會《2022 高血壓治療指引》.
本文為健康衛教資訊,僅供參考,不取代醫師診斷與治療。
最後校閱日期:2025-09-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