照護知識庫

家天使精心為您彙整生活照顧、照護相關資訊,不論您是照顧者或是照顧服務員,都能更滿足您的照顧知識
照顧部落格
2025/08/06
  

屈公病介紹:症狀與如何防範

屈公病介紹:症狀與如何防範

(圖文:家天使編輯團隊統整)屈公病(Chikungunya)是一種由屈公病毒(CHIKV)引起的急性傳染病,主要透過蚊子傳播。根據世界衛生組織(WHO)報告,全球已有超過25萬例確診病例,且疫情範圍遍及非洲、亞洲、歐洲及美洲等地。台灣的屈公病病例主要是來自境外移入,特別是從東南亞地區如印尼、菲律賓等國傳入。

 

什麼是屈公病?症狀與登革熱比較

屈公病是由屈公病毒引起的急性病毒性疾病,傳播媒介主要是埃及斑蚊及白線斑蚊。其症狀包括高燒、關節痛、皮疹等,尤其以關節痛為顯著特徵,會使得患者的關節彎曲並感到極大的不適。以下是屈公病與登革熱的比較:

  屈公病 登革熱
病原 屈公病毒(CHIKV) 登革病毒(DENV)
傳播媒介 埃及斑蚊、白線斑蚊 埃及斑蚊、白線斑蚊
潛伏期 2–12天 4–10天
主要症狀 高燒、關節痛、皮疹、倦怠感等 高燒、頭痛、肌肉痛、皮疹等
關節症狀 常見,持續時間長 少見,通常不持續
致死率 約0.1% 約0.1%
 併發症風險   新生兒、老年人、慢性病患者風險高   新生兒、老年人、慢性病患者風險高 

*若有症狀,請儘速就醫*

 

屈公病的治療方法

目前屈公病尚無特效抗病毒藥物,治療主要以支持性為主:

  • 退燒止痛藥:可緩解發燒和關節疼痛。
  • 補充液體:保持水分攝取,防止脫水。
  • 休息:充分休息,有助於康復。
  • 關節照顧:對於關節疼痛,可考慮使用熱敷或物理治療。

*若病情嚴重,需尋求醫療協助*

 

不只是屈公病,近期水災,慎防登革熱、腸胃道感染疾病

近期,台灣南部遭遇強降雨和水災,積水使病媒蚊的繁殖得到促進。此時,登革熱及腸胃道感染的風險增加,尤其是當地高溫的氣候條件。為了防止疾病傳播,民眾應該注意以下幾點:

  • 清除積水容器:定期檢查並清除各種積水容器。
  • 使用防蚊措施:外出時穿長袖衣物,使用防蚊液,安裝紗窗紗門。
  • 注意飲食衛生:避免食用不潔食物和水源,減少腸胃道感染的風險。
  • 提高警覺:若出現登革熱或屈公病的症狀,應儘早就醫。

 

資料來源

  • 衛生福利部疾病管制署,屈公病介紹。來源
  • 中央社,屈公病全球肆虐 如何預防、哪些國家有疫情一次看懂。來源
  • 衛生福利部疾病管制署,屈公病境外移入病例為近五年同期最高,籲請民眾赴流行地區。來源
  • Wikipedia,基孔肯雅熱。來源
  • 衛生福利部疾病管制署,登革熱/屈公病防治工作指引。來源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