照護知識庫

家天使精心為您彙整生活照顧、照護相關資訊,不論您是照顧者或是照顧服務員,都能更滿足您的照顧知識
照顧部落格
2019/04/08
  

台灣住宿型長照機構:護理之家、養護機構、安養機構差異在哪裡?(2025 更新)|家天使

目前台灣住宿型機構種類多元,為了幫助家屬了解,本文用條列與直式表格,整理安養機構、長照中心(長期照護型/養護型/失智型)、護理之家的服務對象、收案差異與參考費用,並新增評鑑/違規查詢政府補助速查,最後附上一頁式比較表檢核表

安養機構長照中心養護型 失智型護理之家評鑑查詢補助

最後更新:。實際收費、資格與補助,請以各縣市主管機關與機構最新公告為準。

機構種類與特色(條列)

  • 安養機構(養老院):生活大致能自理;提供住宿、餐食、清潔、社交活動。不做管路護理
  • 長照中心-長期照護型:慢性病或需要醫療護理者(如鼻胃管、導尿管、氣切)。有護理與照顧雙軌服務。
  • 長照中心-養護型:自理能力不足或需基本護理者;護理需求較長照型輕一些,但仍提供日常照顧與衛教。
  • 長照中心-失智照顧型:中度以上失智且可行動者;強調安全環境、認知活動與行為照護。
  • 護理之家:出院後需長期護理、重度失能或多重管路者;24 小時護理與醫療團隊支援。

關鍵差異:是否可收「三管」(鼻胃管/導尿管/氣切)、護理密度、是否需要醫師與護理人員 24 小時待命。

 

各類型住宿型機構個別特色

安養機構

服務對象
可自理或輕度失能
三管收案
一般不收
核心服務
住宿、餐食、環境、社交
人力配置
基本護理/照顧人力
參考費用
約 1.5~3 萬/月(因地區異)

長照中心-長期照護型

服務對象
慢性病+護理
三管收案
可(鼻胃/導尿/氣切)
核心服務
護理照護、日常照顧
人力配置
護理密度較高
參考費用
約 2.9~5 萬/月

長照中心-養護型

服務對象
自理不足
三管收案
視狀況(鼻胃/導尿常見)
核心服務
生活照顧、基本護理
人力配置
照顧人力中等
參考費用
約 2.5~5.5 萬/月

長照中心-失智照顧型

服務對象
失智中重度、可行動
三管收案
不以插管為主
核心服務
認知刺激、安全環境
人力配置
比例較密
參考費用
約 3.6~5.3 萬/月

護理之家

服務對象
重度失能、出院後護理
三管收案
可(鼻胃/導尿/氣切)
核心服務
24H 護理、醫療巡診
人力配置
護理密度最高
參考費用
約 3.5~6 萬/月(北高各異)

費用區間為實務參考。實價會受房型(單人/雙人/多人)、地區、照護等級、耗材與管路、復健頻率等影響。

 

住宿型機構完整比較表

項目 安養機構 長照-長期照護型 長照-養護型 長照-失智型 護理之家
服務對象 可自理 慢性病+護理 自理不足 失智可行動 重度失能
三管收案 多不收 視狀況 不以插管為主
護理密度 低~中 中~高 中~高 最高
核心服務 住宿/餐食 護理/照顧 照顧/基本護理 失智照護 24H護理/醫療
主管機關 社會 社會 社會 社會 衛生
參考費用/月 1.5~3萬+ 2.9~5萬 2.5~5.5萬 3.6~5.3萬 3.5~6萬

表內避免長句,僅放關鍵詞與數字;詳細說明請見上方直式卡片。

 

怎麼查評鑑合格與重大疏失?(官方入口)

建議先用官方平台查核:是否立案、評鑑結果、近年裁罰/重大疏失,再安排實地參觀。

住宿式長照/老人機構
社會及家庭署「機構查詢」「評鑑專區」「各縣市違規公告」→ 依縣市、類型查詢
護理之家
衛福部「一般護理之家評鑑專區」「評鑑結果名單」→ 查年度合格名單
地方裁罰
各縣市社會局/衛生局「裁罰公告」→ 近年違規與處分
實地確認
出示立案證書、評鑑等級、消防安檢;詢問人力與夜班量能

官方查詢:社家署/機構查詢與評鑑專區衛福部/一般護理之家評鑑專區評鑑結果名單、各縣市社會局「裁罰公告」(範例:新北市社會局)。

 

針對長輩入住機構政府補助有哪些?

住宿機構的補助多由各縣市政府訂定,依身分別(低收/中低收/一般戶)、失能等級、實際入住天數等條件核定。以下列常見範例,實際以所在縣市公告為準。

臺北市
「住宿式服務機構使用者補助」:114年入住滿180天且失能中度以上,最高每年12萬元;依機構類型與天數計算(至社會局申請)。
新北市
「住宿式機構使用者補助」:公告年度受理;符合長照失能等級與設籍條件者可申請(衛生局公告)。
身心障礙
多數縣市另有「身心障礙者住宿式照顧補助」:依所得級距補助40%~全額;線上或區公所申辦。
怎麼申請
撥 1966、由照管中心評估;備妥設籍、收入證明與入住證明,向縣市社會局/衛生局送件。

補助入口:臺北市住宿式服務機構使用者補助(114年)新北市住宿式機構使用者補助(114年)臺北市身心障礙者日照與住宿補助

 

如何選擇合適的住宿型機構?(超簡易口訣)

  1. 先看需求:可自理 → 安養;需要護理或有三管 → 長照中心/護理之家。
  2. 再看地點:離家近、交通方便,探視與就醫更順。
  3. 最後看細節:人力比例、夜班量能、跌倒/走失防護、餐食與復健安排。
短期過渡或排床? 可先預約「臨時看護」協助照顧、復健與陪同就醫,再銜接入住。 

想找居家照顧人力?

 

住宿型機構選擇檢核表

 

參考與延伸(官方)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