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篇用最白話的短句,帶你掌握 3 件事:Port-A 是什麼、日常怎麼照顧、什麼情況要立刻就醫。人工血管(Port-A cath)是一個廣泛針對長期需要打針的病人,為了減輕他們負擔所使用的一種醫療設備,它需要透過手術,植入到病人的皮膚下,人工血管可以選擇放置的地方其實有很多的選擇,一般而言會放在右側的胸前鎖骨下的地方,因為比較平坦,打針的時候會較為方便,安裝好後,未來要打針、輸入藥物、輸血等情況時,就可直接透過這條人工血管輸入,減輕病人負擔。
一、Port-A 是什麼?為何需要?
Port-A 是植入皮下的輸液港,連到大血管,常見於長期化療、需要反覆輸液/抽血的人。好處:保護周邊血管、降低反覆穿刺疼痛、日常活動較不受限(相較 PICC/外露導管)。

情境 | 關鍵詞 |
---|---|
長期治療 | 化療|生物製劑|輸血|高滲透壓藥液 |
周邊血管難找 | 年長者|反覆失敗穿刺|靜脈脆弱 |
生活品質 | 較少每日照護|洗澡外觀友善 |
說明:植入與使用仍須由醫療團隊評估與操作。

二、手術後怎麼照顧?(傷口期)
- 依醫囑換藥與拆線(多為術後 7–10 天)。
- 保護傷口乾燥,觀察紅、腫、熱、痛、滲出。
- 避免壓迫與重複摩擦;暫避擴胸、提重物與大幅肩關節旋轉。
三、打藥(穿刺使用)時要注意?
- 僅用無菌穿刺針(Huber 針)由專業人員置入;管路與衣物固定,避免拉扯。
- 施打過程如疼痛、腫脹、滲漏或出血,立刻告知護理人員。
- 拔針後依院所規範清潔與敷料更換。
四、平時保養:沖洗、回診、可以運動嗎?
1)不使用時,要多久沖洗一次?
近年研究與專家共識:維護沖洗可延長至每 12 週(約 3 個月),未見不良事件增加;多數院所逐步採用(仍以醫院規範為準)。
文獻:ASCO/實務研究(12 週安全)、2024/2025 INS 標準更新、2022 前瞻研究皆支持延長週期【見文末參考 1–4】。
2)鎖管用生理食鹽水就好嗎?
最新證據顯示:生理食鹽水鎖管與肝素比較,效果不劣(在堵塞、感染、血栓等結局無顯著差異)。實務請遵循院所規範(有些院所仍採生理食鹽水+低劑量肝素)。
文獻:2022 系統性研究與更新回顧皆支持 NS 不劣於 heparin【見文末參考 5–7】。
3)日常生活可以做什麼?
- 洗澡:穿刺針拔除後可正常淋浴,保持傷口乾燥。
- 運動:避免直接撞擊與重壓;循序恢復肩部活動。
- 旅行:攜帶就醫手冊/門診卡與敷料;機場安檢可事先告知。
五、這些警訊要立刻就醫
- 高燒、畏寒、傷口紅腫熱痛或膿性分泌。
- 輸注時劇痛、腫脹、滲漏(懷疑外滲/置針不當)。
- 手臂或頸部明顯腫脹、呼吸困難、胸痛(疑血栓或氣胸等)。
依 CDC 與近年策略,手部衛生+無菌技術+氯己定酒精消毒(≥2%)是預防血流感染的關鍵【見文末參考 8–10】。
家天使能幫什麼?
- 就醫陪同、返家照護安排、衛教與環境安全檢視。
- 臨時看護/居家看護媒合:人員到位快、到院接手不漏接。
參考資料(2022 之後)
- Lang T, et al. JCO Oncology Practice, 2022:維護沖洗可延長至 12 週,未見事件上升。連結
- Wang Y, et al. Frontiers in Oncology, 2022:延長沖洗間隔的安全可行性研究。連結
- Gorski LA. 2024/2025 INS 更新:Implanted ports 維護沖洗可至每 3 個月;依院所政策執行。連結;連結
- Rapisarda M, et al. J Vasc Access, 2025:TIVAD 長期未沖洗功能維持之經驗報告(早期證據)。連結
- Cia-Arriaza M, et al., 2022:肝素(q2m vs q4m)與食鹽水(q2m)鎖管比較,無顯著劣勢。連結
- Murdock SD, 2023:匯整證據—NS 與 heparin 效果相當。連結
- López-Briz E, et al.,(更新回顧):heparin 不一定優於 NS。連結
- Buetti N, et al. 2022:含酒精氯己定(≥2%)皮膚消毒與無菌操作策略。連結
- CDC(2024)感染預防策略摘要。連結
- CDC(2025)CLABSI 與導管類型說明(Implanted port 日常負擔較低)。連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