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新冠疫情趨緩,衛福部疾管署8日宣布,自5月19日起醫療院所、老人福利機構從「強制」佩戴口罩,調整為「建議」配戴,代表台灣長達3年半的口罩禁令全面解除。不過,針對新冠高風險族群,小兒感染科醫師仍建議「4類對象」可維持配戴口罩,並做到咳嗽禮儀2步驟,保護好自己與他人。
疾管署表示,經召開專家會議決議,考量台灣新冠疫情穩定可控,並參考世界衛生組織(WHO)、美國、英國等國際上相關感染管制措施,宣布自5月19日起口罩令全面解禁,民眾出入醫療(事)機構、老人福利機構等場所,調整為建議佩戴口罩。
4類「高風險對象」建議戴口罩
對此,《優活健康網》電訪台大醫院小兒部感染科主治醫師呂俊毅,他表示,現在只要有出國的民眾都知道,口罩禁令在國外早就已經解禁,因此台灣目前還強制特定場所需佩戴口罩,「此政策顯得較為多餘」,認為口罩令解禁勢在必行。
呂俊毅說明,「現在大部分的台灣民眾,都已感染過新冠肺炎或打過疫苗,就連天選之人也陸續中標,在病毒沒有持續變異的情況下,大規模感染的風險已經很低。」不過他提醒,細菌病毒不是只有新冠,換季之際環境中也充斥許多呼吸道病毒、細菌,提醒以下4大新冠高風險族群仍可維持佩戴口罩:
- 高齡長者
- 慢性病患
- 免疫力低下
- 幼兒
咳嗽禮儀「2步驟」防病毒感染
而當口罩禁令解除後,在人潮眾多的場所、公共運輸內,民眾該如何保護自己與他人?呂俊毅指出,此時大家一起謹記「咳嗽禮儀」就相當重要,因為大部分的病毒都是透過飛沫、間接接觸或空氣傳染,如果在擁擠人潮內突然想打噴嚏、咳嗽,建議應立即進行2步驟防護動作:
- 側過頭,面向較沒有人的地方
- 盡可能快速利用手帕、衛生紙或衣袖遮蔽口鼻
呂俊毅強調,「這樣做能避免口鼻分泌物噴濺至周圍空氣中,或至少侷限在自己的衣袖上,防止病毒飛到空氣中亂跑,較不會影響到太遠的人。」減少病毒傳染給其他人的風險,周圍若有人咳嗽也應盡量拉開距離。
符合「3情況」建議戴口罩
此外,疾管署指出,專家會議除調整新冠相關感染管制措施中,民眾及醫療照護工作人員的口罩佩戴建議,也增訂「防範呼吸道傳染病,民眾進入醫療照護機構佩戴口罩須知」,詳細內容說明如下:
- 有疑似或感染呼吸道傳染病如:流感、新冠肺炎,或出現發燒、呼吸道症狀如:流鼻水、咳嗽或打噴嚏時,若無必要請避免進入醫療照護機構;如有必要進入,於有症狀期間及症狀緩解後5日內,進入醫療照護機構應佩戴口罩,並遵循呼吸道衛生與咳嗽禮節及落實手部衛生。
- 過去1週內曾與感染呼吸道傳染病患者有密切接觸,且本身為免疫力低下、具有其他流感、新冠重症高風險族群、探視或照護疑似或感染呼吸道傳染病患者,進入醫療照護機構應佩戴口罩,落實呼吸道衛生與咳嗽禮節及手部衛生,並遵循醫療照護機構內部相關規定或國家防疫政策佩戴口罩。
- 2歲以下嬰幼兒或因身體、心理等因素,未能佩戴口罩之民眾,在咳嗽或打噴嚏時,應使用衛生紙遮掩口鼻,使用完畢後將衛生紙丟進垃圾桶,執行手部衛生,降低傳播風險。
【本文經優活健康網授權轉載,原文標題:口罩解禁後⋯打噴嚏、咳嗽如何自我防護?台大醫教「2步驟」防傳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