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文:家天使編輯團隊)近期輕生的新聞時有所謂,衛生福利部去年年底與華人心理治療研究發展基金會(下稱「華心」)合作引進澳洲「心理健康急救」(Mental Health First Aid,簡稱MHFA)方案,用類似CPR的概念,透過「傾、聽、給、鼓、勵(ALGEE)」五行動,來拯救心理遇上困境的親友。
國際心理健康急救(Mental Health First Aid International,MHFA)
MHFA方案是一套有科學實證基礎的專業課程,由非營利組織「國際心理健康急救」(Mental Health First Aid International)發展、提倡,自2000年於澳洲創建此方案後,目標是解決許多人對於身邊親友疑似有心理或精神困擾時,想表達關心卻怕弄巧成拙,置之不理卻又擔心發生憾事的狀況。已有29個國家推行,用以培訓一般民眾,辨認心理危機、適當回應,並鼓勵求助,以早期發現心理問題,化危機為轉機。台灣是第30個引進MHFA的國家;截至目前,全球有超過700萬人接受過這項訓練。
心理健康急救:傾、聽、給、鼓、勵(ALGEE)
MHFA標準課程共12小時,內容包括介紹憂鬱、焦慮、精神病、物質濫用、飲食失調等精神障礙,教導包括自殺、自傷、恐慌發作、創傷、嚴重精神病發作、攻擊行為的緊急救援。心理急救五行動包括:
- 行動一「傾」(Approach the person, assess and assist with any crisis)接觸及評估當事人的情況,觀察有否有自傷或傷人的風險。
- 行動二「聽」(Listen non-judgmentally)不帶批判性地聆聽,細心聆聽當事人的心聲及感受,給予空間讓對方表達。
- 行動三「給」(Give support and information)給予當事人支持,例如陪伴當事人做一些減壓及紓緩的活動,以及提供資訊與意見。
- 行動四「鼓」(Encourage the person to get appropriate professional help)鼓勵當事人尋求合適的專業援助。
- 行動五「勵」(Encourage other supports)鼓勵當事人尋求其他支援,例如向朋友傾訴心事等。
與自殺者的溝通要領(取自心理健康急救MHFA標準課程)
【聆聽技巧】
- 當自殺者談論他們的感受時,要有耐心和冷靜。
- 無論對自殺者的行為或觀點是否同意,都要不帶評判地聆聽,接納他們所說的。
- 提問開放式問題(即不能簡單回答「是」或「否」的問題),以了解更多有關自殺想法和感受,以及背後的問題。
- 藉由總結自殺者所敘述的內容,表現你確實用心在聆聽。
- 與對方澄清重點,以確保完全理解對方的意思。
- 表示對自殺者的同理。
【不要做的事】
- 不要與對方爭辯他們的自殺想法。
- 不要與對方爭論自殺是否正確。
- 不要用內疚或威脅來阻止自殺,例如不要告訴對方如果自殺會下地獄或讓家人傷心。
- 不要輕視自殺者的問題。
- 不要給予輕率的安慰,例如「別擔心」,「振作起來」,「你什麼都有了」或「一切都會好的」。
- 不要只談自己的故事、打斷對方的表達。
- 不要流露出缺乏興趣的肢體語言或負面態度。
- 不要刺激自殺者的情緒(比如說就去死吧)。
- 不要試圖自行給自殺者診斷精神疾病。
相關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