照顧家人最常遇到的難題是:有哪些政府資源能申請?本篇以白話整理台灣醫療與長照補助,涵蓋長照補助、看護補助、住院補助、健保部分負擔與重大傷病,以及報稅的長照扣除額、身心障礙扣除額。無論你是一般民眾、中低收入戶、低收入戶,或聘外籍看護家庭,都可快速了解資格、補助內容與申請步驟。文內附「你家可用清單」,輸入縣市與年齡即可初步判斷資源,並教你透過 1966 安排評估,少走冤枉路。
整理對象:一般民眾 中低收入戶 低收入戶 聘外籍看護家庭
照顧家人最常遇到的難題是:有哪些政府資源能申請?本篇以白話整理台灣醫療與長照補助,涵蓋長照補助、看護補助、住院補助、健保部分負擔與重大傷病,以及報稅的長照扣除額、身心障礙扣除額。無論你是一般民眾、中低收入戶、低收入戶,或聘外籍看護家庭,都可快速了解資格、補助內容與申請步驟。文內附「你家可用清單」,輸入縣市與年齡即可初步判斷資源,並教你透過 1966 安排評估,少走冤枉路。
四種身分的差異與重點
一般民眾:依失能等級與照顧計畫,使用長照2.0「四包錢」(照顧與專業、交通接送、輔具/無障礙、喘息)並按規定自付比例負擔。
中低收入戶:除長照補助自付較低外,健保費常補助 1/2(18 歲以下與 70 歲以上多為全額),部分負擔多項情形有減免;多數縣市另有醫療與住院看護補助。
低收入戶:多項補助「免自付或全額補助」,包含健保費、長照自付額(視各縣市細則)、醫療自付額與住院看護補助等。
聘外籍看護家庭:可用長照但以「照顧及專業服務的 30% 額度」搭配專業護理/復能、喘息、交通接送、輔具與無障礙為主;外看不在位或需求增加時可與照管討論調整。
*低/中低收入戶由社政依《社會救助法》核定;長照由長照中心(1966)評估開案;住院整合照護向醫院洽詢。
一張表比較:各類補助差異
項目 | 一般民眾 | 中低收入戶 | 低收入戶 | 聘外籍看護家庭 |
---|---|---|---|---|
長照服務補助(四包錢) | 依失能等級給額度,自付比例較高(常見 30%);額度依照顧計畫使用。 | 自付比例下降(多縣市 10% 或依中央規定),使用彈性較高。 | 多數項目免自付或極低,可優先使用必要服務。 | 可用:專業服務(照顧與專業額度 30% 內)、喘息、交通接送、輔具/無障礙;不得與外看服務重疊。 |
住院看護補助(住院整合照護) | 可申請「住院整合照護」,按健保規範部分負擔;重症、低收等可減免。 | 部分負擔多有減免;另可向地方社政申請住院看護費補助。 | 部分負擔多免收;住院看護費多有額外補助。 | 同一般規定;住院期間可與照管評估是否搭配喘息。 |
健保「部分負擔」 | 依醫院層級/項目收取;重大傷病卡、分娩、山地離島等免收。 | 多項情形減免或比照基層金額;慢箋藥費有減免。 | 免收或由政府補助。 | 同一般規定,與是否聘外看無直接關聯。 |
健保費用補助 | 無(一般繳納)。 | 多為補助 1/2;18 歲以下、70 歲以上常見全額補助。 | 多為全額補助。 | 無直接加成;家戶若同時為中低/低收則依該身分補助。 |
稅務:長照扣除額(每人每年 120,000 元) | 符合長照需求條件即可申報(含聘外看資格、長照等級 2–8 並使用服務、全年住機構滿 90 日等)。 | 同上;與中低/低收身分無衝突,可同時享有。 | 符合聘外看資格者可申報(常見)。 | |
稅務:身心障礙特別扣除額(每人每年 218,000 元) | 領有身心障礙證明或符合精神衛生法嚴重病人者可申報;可與長照扣除額併用。 |
※ 以上為通則與常見作法;實際自付比例、額度與加碼補助依中央規範與各縣市公告為準。
長照服務補助(四包錢)
長照 2.0 以「照顧與專業服務、交通接送、輔具及居家無障礙、喘息服務」為主軸。流程:撥打 1966 → 長照中心到宅評估 → 擬定照顧計畫與額度 → 依計畫使用服務並支付規定之部分負擔。
(一)照顧與專業服務
- 內容:居家照顧、專業護理、物理/職能/語言治療、失智照護。
- 支付:依失能等級給額度,逾額自付;低收/中低收自付更低或免除。
- 聘外籍看護家庭:可用「照顧與專業」額度 30%購買專業服務(如換管、傷口護理、復健),避免與外看重疊。
(二)交通接送
- 用途:就醫、復健、透析,或到日照/社區式服務。
- 對象:一般需失能等級第 4 級(含)以上;偏遠地區得放寬(依縣市規定)。
- 額度:依縣市與地理類型核定每月上限(約 1,680~2,400 元不等)。
- 自付:一般 30%、中低 10%、低收 0%(以地方公告或照顧計畫為準)。
(三)輔具與居家無障礙
輪椅、氣墊床、移位輔具、浴室與出入口無障礙改造等,多為定額或一定比例補助,須經評估核可。
(四)喘息服務
讓主要照顧者休息,可選擇到宅、日照或機構喘息。聘外看家庭也可申請,用來填補外看休假或不在位的空檔。
申請步驟與文件清單
- 撥打 1966 → 說明狀況與地址 → 安排評估。
- 準備:身分證、健保卡、醫療證明(如失智診斷、巴氏量表)、身障證明(有則附)。
- 評估當日:描述日常功能(吃、穿、移位、洗澡、排泄、認知)、既有資源(外看、日照、家屬支援)。
- 核定後:照管專員開立照顧計畫與額度,後續由A單位個管師進行評估,媒合B單位的照服員來服務。
住院與「看護補助」:善用 住院整合照護
多數醫院提供住院整合照護(病房團隊照護),由醫院配置照護助理與護理人力,協助翻身拍背、進食、基本照護等。病人依健保規範支付部分負擔;特定身分可減免。
- 如何申請:住院時向護理站/個管師洽詢「是否有整合照護床位」。
- 誰可減免:重大傷病、低收入戶、中低收入戶、山地離島就醫等,多可減免或免收。
- 與長照搭配:住院以整合照護為主;出院後,若主要照顧者疲憊,可評估長照喘息(需照管評估)。
健保費與「部分負擔」減免
(一)重大傷病卡
罹患重大傷病(如癌症、透析等)可申請重大傷病卡。針對該病之診療,多項免收部分負擔;向主治醫師或健保署據點洽辦。
(二)門急住診「部分負擔」新制與減免
- 門診藥品與急診部分負擔依醫院等級不同;慢箋第一次調劑與分級就醫另有差異設計。
- 法定免收或有補助者(如重大傷病、分娩、低收入戶等)可免收;醫療資源缺乏地區有減免。
(三)健保費用補助
- 低收入戶:健保費多全額補助。
- 中低收入戶:多補助 1/2;18 歲以下、70 歲以上常見全額補助(各縣市可能加碼)。
- 另有新住民、原民等特定族群或地方加碼方案,請向戶籍地社政/健保署查詢。
報稅一定要知道:長照扣除額與身心障礙扣除額
(一)長期照顧特別扣除額(每人每年 120,000 元)
適用(其一或多項符合):
- 符合聘僱外籍家庭看護工資格者(受照顧者)。
- 長照需求第 2–8 級且於申報年度使用長照服務者。
- 入住長照住宿式機構全年累計達 90 日者。
- 在家自照但符合衛福部公告之「需長期照顧身心失能者」認定(備妥證明)。
準備:長照等級/用量證明、聘外看資格文件、機構入住證明等。此扣除額為定額 12 萬,與列舉醫療費用互不衝突,但仍須符合綜所稅規定。目前政府有在規劃要提高至18萬,需在留意相關政府公告。
(二)身心障礙特別扣除額(每人每年 218,000 元)
對象:持身心障礙證明或符合精神衛生法嚴重病人之醫師證明者。
申請流程與小撇步
- 長照(1966):打電話→長照中心預約居家評估→開案與核定額度→依計畫使用。遇外看休假或狀況變動,主動告知照管專員可調整服務或安排喘息。
- 住院整合照護:住院時直接向護理站洽詢床位與收費;若有重大傷病卡或低收/中低身分,記得出示或登錄,避免多付。
- 健保部分負擔與健保費補助:留意慢箋與分級就醫的收費差異;低收與中低常有減免或補助(由健保卡註記或社會局列冊)。
- 報稅文件整理:長照扣除額準備「等級/使用量/聘外看/入住機構」證明;身心障礙扣除額準備「身障證明或醫師嚴重病人證明」。
常見問答(FAQ)
Q:有外籍看護,還能申請長照補助嗎?
可以。聘外看家庭可使用長照的專業服務(照顧與專業額度 30% 內)、喘息、交通接送與輔具/無障礙。建議把外看無法涵蓋的醫療護理或復能,交給長照專業服務處理。
Q:住院時想省看護費,有沒有「看護補助」?
可詢問醫院的住院整合照護(團隊照護),通常比自聘看護划算,且可搭配健保部分負擔減免(重大傷病、低收/中低、山地離島等)。能否申請由病房評估床位與條件。
Q:長照扣除額與身心障礙扣除額能不能一起用?
可以,只要分別符合各自的要件與文件,兩者性質不同,可同時列報,常見於有身障證明且同時使用長照服務或聘外看之情形。
Q:交通接送的門檻與補助怎麼算?
一般需失能等級第 4 級(偏遠地區得放寬),每月有額度上限(多數縣市約 1,680~2,400 元),自付比例依身分不同(一般 30%、中低 10%、低收 0%)。實際以各縣市公告與照顧計畫為準。
Q:健保費可以補助嗎?
低收入戶多全額補助;中低收入戶多補助 1/2(18 歲以下、70 歲以上常全額)。各縣市可能加碼,請向社會局或健保署查詢。
資料來源
- 衛福部長照專區(1966):申請與評估、交通接送服務
- 政府入口網(長照資訊彙整):外籍看護家庭可用項目
- 健保署:重大傷病卡、部分負擔新制 Q&A、健保費補助
- 財政部/稅務入口網:長照特別扣除額、身心障礙扣除額 Q&A
- 地方政府示例:臺北市社會局、高雄市政府
※ 各項金額與門檻可能隨中央或各縣市政策調整,請以最新公告為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