照護知識庫

家天使精心為您彙整生活照顧、照護相關資訊,不論您是照顧者或是照顧服務員,都能更滿足您的照顧知識
照顧部落格
2019/09/25
  

安寧緩和醫療與病人自主權利法:有尊嚴地走完最後一程|家天使居家照顧

安寧緩和醫療與病人自主權利法:有尊嚴地走完最後一程|家天使居家照顧

(圖/文:家天使編輯團隊)「如何善終」是所有人都會面對的重要課題。健保局於2009年健保將失智症在內的8大非癌疾病納入安寧緩和醫療的給付項目,並在今年1月通過「病人自主權利法」,目的就是讓末期病患能有善終的機會,有尊嚴地走完人生最後一哩路。

 

什麼是安寧緩和醫療?

安寧緩和醫療是為了減輕或免除末期病人的生理、心理和靈性痛苦,所施予之緩解性、支持性的醫療照護,以增進其生活品質。其服務的對象不只是病人,還包括病人的家屬、照顧者,建立整合性的醫療與照顧團隊,為病人因疾病產生的身心靈問題,進行詳細評估與適當處置。目前政府已經有明定的安寧緩和醫療條例,搭配健保的安寧緩和醫療給付,給病人一個有尊嚴的選擇。

安寧療護的5全照顧

為了要最能照顧病人和家屬的需求,安寧緩和醫療提供的,是涵蓋「4全」照顧:全人、全家、全程、全隊。

  • 全人︰身、心、靈的整體照顧
  • 全家:除了照顧病人之外,也協助照顧者的悲傷緩解、死亡準備等議題。
  • 全程:從病人接受安寧療護(含住院及居家照顧),延續至病人死亡
  • 全隊:包含醫師、護理師、社工師、志工、心理師、宗教人員等 

近年來也加入「第5全」的概念:「全社區」,意即將安寧照顧服務從醫院推展到社區裡,也讓長輩能實現在家離世、落葉歸根的願望。

 

哪些人可以接受安寧療護?

健保局從2009年開始,將「住院安寧療護」以及「安寧居家療護」適用的對象範圍擴大,納入健保的支付項目。除了癌症末期病人、漸凍人外,也新增8大類疾病,包括:

  1. 老年期及初老期器質性精神病態(即失智症)
  2. 其他大腦變質
  3. 心臟衰竭
  4. 慢性氣道阻塞
  5. 肺部其他疾病
  6. 慢性肝病及肝硬化
  7. 急性腎衰竭
  8. 慢性腎衰竭。

 

安寧不是等死、放棄治療,跟安樂死也不同!

安寧療護

安寧療護並非消極等死或放棄治療,而是避免無效的治療、急救處置,導致病人受更多疾病的折磨,並由專業醫療團隊組成照護團體,提供全方位的照護,協助病人與家屬共同面對死亡,是一種確保病患醫療權利,維持他們生命尊嚴的醫療行為。另外,安寧療護也不是安樂死。安樂死是以加工方式,施以藥劑提早結束病人生命,目前台灣尚未合法化。

除了醫院外,也有社區、共照與居家安寧療護資源,詳細可至衛生福利部中央健保署查詢。

 

預先簽署安寧意願書,可註記在健保卡上

安寧意願書

根據安寧緩和條例,末期病患可以簽署「預立安寧緩和醫療暨維生醫療抉擇意願書」,當本人罹患嚴重傷病,經醫師診斷認為不可治癒,且有醫學上之證據,近期內病程進行至死亡已屬不可避免時,可以做出以下決定:

  1. 接受安寧緩和醫療。
  2. 不施行心肺復甦術。(指對臨終、瀕死或無生命徵象之病人,不施予氣管內插管、體外心臟按壓、急救藥物注射、心臟電擊、心臟人工調頻、人工呼吸等標準急救程序或其他緊急救治行為)
  3. 不施行維生醫療。(指末期病人不施行用以維持生命徵象及延長其瀕死過程的醫療措施。)
  4. 同意將上述意願加註於本人之健保IC卡。

填寫完畢後,民眾可將此意願表寄送到台灣安寧照顧協會,註記到健保卡的晶片中。當面臨疾病末期階段時,醫師便可以透過健保卡得知預立的意願,並與家屬溝通提供病患安寧療護服務。

 

什麼是病人自主權利法?

病人自主權利法

圖片出處:安寧照顧基金會

現代醫學科技發達,雖然有時能將病人生命搶救回來,卻可能需要在無意識的情況下,仰賴醫療設備存活,難以善終。透過《病人自主權利法》,民眾可透過「預立醫療決定」決定,當自己未來面臨5大款臨床狀態時,是否要以「醫療介入」的方式延長生命,或是選擇善終,由安寧緩和醫療介入照顧。

5大款臨床狀態包括:

  • 疾病末期病人
  • 處於不可逆轉之昏迷狀況
  • 永久植物人狀態
  • 極重度失智
  • 其他經公告之病人疾病狀況或痛苦難以忍受、疾病無法治癒且依當時醫療水準無其他合適解決方法

 

預立醫療照護諮商

目前法律規定,在簽署「預立醫療決定」前,需先與家屬、醫療方進行「預立醫療照護諮商」,由於是自費門診,詳細收費內容會依各醫院規定有所不同。

提供「預立醫療照護諮商」的醫療機構
(請點選「病主法指定醫院」,尋找鄰近的醫療機構)

預立醫療決定書線上試填版

安寧找看護就用家天使

延伸閱讀

(認識失智)失智症末期照顧方法:該幫長輩裝鼻胃管嗎?

資料來源

安寧照顧基金會

臺灣安寧照顧協會

臺北市立聯合醫院

衛生福利部- 安寧療護助生死兩相安 惟四成病友誤為「等死」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