照護知識庫

家天使精心為您彙整生活照顧、照護相關資訊,不論您是照顧者或是照顧服務員,都能更滿足您的照顧知識
照顧部落格
2023/01/16
  

認識退化性關節炎:成因、高風險族群與預防

認識退化性關節炎:成因、高風險族群與預防

(圖文:手術善其事授權轉載)如果人體是一輛汽車,每天東奔西跑、上山下海面對不同挑戰,那麼關節就像輪胎、煞車皮,經年累月地磨損、使用年限到了,或是因意外碰撞損傷,須進廠保養維修。如果人體關節因傷發炎,會有疼痛、紅腫、關節積水,或關節處軟弱無力、僵硬、卡卡的很不順,依輕重分為四級:

  • 第一級:幾乎沒有感覺
  • 第二級:搬重物等出力時會覺得酸軟
  • 第三級:日常活動、走路出現吃力
  • 第四級:幾乎無法正常活動

一起來做自我檢測吧!要是民眾在日常生活中發現關節出現第三級、甚至第四級的症狀,就需要進一步就醫檢查。

關節結構示意圖

 

關節構造

人體的四肢關節構造包含關節軟骨、關節腔、韌帶等組織,可提供緩衝、避震與潤滑的效果。其中關節軟骨是由70%膠原蛋白及30%醣蛋白所組成,醣蛋白可以結合於玻尿酸上,形成長效、具有彈性的鎖水鏈,再靠著膠原蛋白築起的立體結構,將玻尿酸卡在像鋼筋水泥的膠原蛋白裡,以發揮抗衝擊的效果來保護關節。所以如果鋼筋斷裂(膠原蛋白減少),水泥(醣蛋白)也會流失,導致軟骨破損,活動關節也就會不穩定了。

退化性關節炎

 

退化性關節炎常見症狀

疼痛為主要表現,通常活動越久或接近黃昏時最有感覺,也可能因為天氣陰晴不定、氣壓驟降關係,關節承受壓力但軟骨調節力不足,讓關節發炎腫脹,就像氣象預報一樣,如:

  1. 關節腫脹、疼痛,尤其過度活動或走樓梯、久坐要站起來時特別明顯疼痛。
  2. 早上起來覺得關節僵硬,雖然活動一陣子會降低疼痛與僵硬感,但晚上疼痛感更劇烈。
  3. 關節活動時會有聲響。
  4. 關節會有變形或攣縮的情況,如膝關節會發生O型腿、關節無法伸直。
  5. 大腿肌肉萎縮。
  6. X光檢查後發現關節面狹窄、變形、長骨刺、軟骨下方硬化、有退化性囊腫。
退化性關節炎症狀

 

退化性關節炎高風險族群

退化性關節炎為常見且重要的關節疾病,又被叫做骨關節炎或變質性關節炎,臨床上分為原發性及繼發性兩種:

  1. 原發性:患者的關節結構、軟骨組織代謝或修復能力異常所致,如退化性關節炎。
  2. 繼發性:其他關節疾病,如痛風、類風濕性關節炎,或骨折所致。


其他後天因素則包含:

  1. 曾有外傷:關節損傷、骨折、韌帶損傷會加速退化。
  2. 長期關節受力不均:如姿勢不良易引起肌肉柔軟度變差,或肌力下降而造成關節磨損。
  3. 過度使用:長期過度負重、或工作長要久走、站、搬重物者。
  4. 年紀:65歲以上長者,每2人就有1人罹病,70歲以上更超過90%
  5. 停經後婦女:常有骨質疏鬆的情況,骨頭耐受力更差。
  6. 體重過重者:關節承受更大壓力。
退化性關節炎好發族群
結節性或全身化的退化性關節炎,多見於更年期婦女,特別影響手指關節,可能會突然發病,關節周圍明顯發炎而發紅、發熱,但幾年後突然不痛了,留下突出又僵硬的手指關節。

 

要預防退化性關節炎,日常預防很重要

從上面的描述就可以發現到,在銀髮族退化性關節炎是非常常見的疾病,因日常保養與預防就很重要

  1. 減少關節使用頻率
  2. 運動與減重:可選擇散步、游泳、騎腳踏車等對關節負擔較小的有氧運動,減少疼痛又兼具運動舒適感,規律運動也可訓練肌力、強健的肌肉可幫助關節穩定。
  3. 使用輔具:包含助行器、合適的鞋子、護膝等。
  4. 復健及物理治療:可調整患者的姿勢、肌肉狀態,能舒緩疼痛及恢復軟組織。

 

若是上述的方式都沒辦法改善,就會需要治療,目前針對退化像關節炎的治療方式主要分成藥物、注射玻尿酸/PRP與手術等三大方式,相關內容分別如下:

※想了解退化性關節炎藥物治療,請參考<<治療退化性關節炎:玻尿酸與PRP該如何選擇,優缺點、QA一次整理給你>>

※想了解退化性關節炎手術治療,請參考<<退化性關節炎痛到受不了,我該換人工膝關節嗎?>>

若想要更了解人工膝關節手術的相關資訊,不管是醫材或是術前評估,可以至手術善其事官網查詢

 

本文經手術善其事授權轉載,原文標題:認識退化性關節炎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