照護知識庫

家天使精心為您彙整生活照顧、照護相關資訊,不論您是照顧者或是照顧服務員,都能更滿足您的照顧知識
照顧部落格
2024/04/22
  

失智症照顧指南|從預防到照護,家天使全方位支持您與失智家人

失智症照顧指南|從預防到照護,家天使全方位支持您與失智家人

失智症照顧怎麼做?了解失智症是照護的第一步。本文將說明失智症與老化的差異、詳述失智症症狀在不同階段的表現,並聚焦於失智症照顧與預防方法。若您正在尋找專業的失智症照顧,推薦家天使提供您最即時的支援。

本文目錄:

 

一、失智症是什麼?失智症與老化大不同,3 種失智症種類一次看

(一)退化性失智症

(二)血管性失智症

(三)其他原因導致的失智症

二、失智症症狀有哪些?初期、中期與晚期階段

失智症病程 1:初期

失智症病程 2:中期

失智症病程 3:晚期

三、如何照顧失智父母?失智症照顧技巧:分階段提供適當協助

(一)輕度失智症照護技巧

(二)中度失智症照護技巧

(三)重度失智症照護技巧

四、失智症如何預防與改善?失智症照護與預防重點一次看

(一)失智症治療 2 方式

(二)如何預防失智症?失智症預防 4 方法

五、失智症照顧推薦|就讓 24 小時待命的家天使協助您照顧失智者!

(一)家天使優勢與特色

(二)家天使服務項目

 

 

一、失智症是什麼?失智症與老化大不同,3 種失智症種類一次看

失智症是什麼?

如果家中長輩常常忘記東西放在哪裡,或是突然想不起剛說過的話,這些情況或許會讓人擔心長輩是否產生「失智」症狀,然而,這些「健忘」的狀況與真正的失智症有所區別。

 

根據臺北榮總的文章內容,失智症並非單純的老化現象,而是一種大腦功能退化的疾病,會影響記憶、語言、思考和行為能力,嚴重時甚至會影響日常生活。衛生福利部於 2024 年 3 月 21 日公佈台灣失智症流行病學調查,其中統計發現台灣 65 歲以上長者,失智症流行率達 8%,而女性長者罹患失智症的比率更高達近 10%,這些都是非常重要的警訊。

 

此外,調查中也顯示,失智症中度跟重度的病人占比高達 49.06%,所佔比例幾乎一半,因此如何照顧與提前規劃失智症的照護,是許多人應該關注的重要事項。

 

失智症的成因有很多種,以下為最常見的 3 個種類。

 

(一)退化性失智症

退化性失智症主要是腦部神經細胞病變所致,常見的病症有阿茲海默症、路易氏體失智症以及額顳葉型失智症等。

 

(1)阿茲海默症

阿茲海默症是最廣為人知的失智症病症,以大腦皮質為主要影響區域,初期最明顯的徵兆是記憶力衰退,患者可能對時間、地點甚至人物的辨識產生困難,並伴隨認知功能、行為或性格上的改變。

 

從病理學的角度來看,阿茲海默症患者的腦部會出現異常的老年斑和神經纖維糾結,且腦部的退化是不可逆的,如同精密的儀器零件隨著時間逐漸磨損。


根據台大醫院神經部的文章內容,科學界尚未完全釐清阿茲海默症的成因,其中一個觀點是,當家族中具備遺傳性的家族性阿茲海默症,可能造成 β 型澱粉樣蛋白的形成量上升,導致澱粉樣蛋白前驅蛋白形成的腦中老化斑塊增多,引發阿茲海默症。

 

(2)路易氏體失智症

根據衛生福利部雙和醫院的文章內容,路易氏體失智症的主要成因也是基於大腦內部的蛋白質堆積過多,早期症狀包含身體僵硬、走路不穩以及反覆發生的不明原因跌倒,且患者常有較為鮮明的精神症狀,例如:生動的視幻覺或聽幻覺,以及在睡眠時出現大叫、踢打等快速動眼期行為異常。


臺北市政府失智症服務網的文章內容也指出,路易氏體失智症常見於 70 歲以後的老年族群。

 

(3)額顳葉型失智症

另一種常見的退化性失智症是額顳葉型失智症,主要侵襲大腦的額葉或顳葉,早期可能出現 2 種症狀:一種是性格上的顯著轉變,患者變得難以控制自身行為,出現不合時宜的舉動;另一種則是語言能力的障礙,例如表達困難或無法正確說出物品名稱等,呈現的症狀與記憶力衰退的阿茲海默症完全不同

 

參考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的文章內容,額顳葉型失智症的成因可能包含:內側顳葉的皮質體積減少、額顳葉呈代謝活性低等,且平均發病年齡相較其他失智病症還要年輕,通常發生在 65 歲之前

 

(二)血管性失智症

當腦部血液循環因腦中風或慢性血管病變而受阻時,可能造成腦功能缺損,進而引發血管性失智症。這種失智症的特性是認知功能可能會突然惡化,或者呈現階梯式的逐步衰退


在血管性失智症早期,患者常會出現動作變得緩慢、反應遲鈍、走路不穩以及一些精神症狀,臨床上常見的特徵還包括情緒和人格的改變、尿失禁、吞嚥或說話困難,以及容易跌倒等步態障礙。

 

(三)其他原因導致的失智症

除了廣為人知的阿茲海默症與血管性失智症,其他生理狀況也可能引發失智症,且治療後可能獲得改善。這些因素包含:

  • 營養失調

  • 腦部腫瘤或腦部創傷等顱內病灶

  • 身體代謝功能異常

  • 中樞神經系統感染

  • 因藥物或酒精等引起的毒性反應

 

此外,同時存在阿茲海默症與血管性失智症的混合型案例也相當普遍。

 

二、失智症症狀有哪些?初期、中期與晚期階段

認識完失智症的主要成因,以下為您介紹失智常出現的症狀,幫助您及早發現家中長輩的狀況。

 

失智症病程 1:初期

初期的失智症症狀較為輕微,容易被誤認為是老化。常見的症狀包括:

 

  • 短期記憶力衰退,例如:忘記最近發生的事或剛說過的話。

  • 對時間、地點感到混淆。

  • 語言表達出現困難,例如:想不起某些詞彙。

  • 個性或情緒出現輕微改變,例如:變得較為退縮或易怒。

  • 處理複雜事務的能力下降,例如:無法進行財務管理或規劃行程。

 

失智症病程 2:中期

隨著疾病惡化,失智症狀會更加明顯,對日常生活造成較大影響。以下為失智症中期常出現的症狀:

 

  • 記憶力嚴重衰退,難以記住過去及最近的事情,例如:忘記吃過飯、吃過藥。

  • 辨識能力變差,無法識別空間、人物或時間,容易感到混亂。

  • 語言能力明顯退化,說話字句變少、言語缺乏邏輯等,且開始無法進行閱讀。

  • 行為和情緒問題增加,例如:激動、妄想、重複行為等。

  • 生活自理能力下降,例如:找不到房間、需要他人協助備餐等。

 

失智症病程 3:晚期

當失智症發展到晚期階段時,患者的大腦功能通常已嚴重受損,幾乎完全喪失自理能力。常見的症狀有:

 

  • 忘記熟悉的事物,例如:家人、高中回憶等,甚至可能忘記自己。

  • 喪失語言能力,幾乎不說話或只能重複特定語句,無法與人溝通。

  • 出現睡眠障礙,清醒時間減少,白天的睡眠次數增加。

  • 生活完全無法自理,可能出現大、小便失禁,無法自行吃飯等狀況。

  • 行動能力降低,無法坐或站,甚至可能臥床不起。

 

長輩罹患失智症,需要全天候照護嗎?就讓家天使減輕您的負擔吧!

 

三、如何照顧失智父母?失智症照顧技巧:分階段提供適當協助

失智症照顧技巧

失智症的照護是一條漫長且充滿挑戰的道路,不僅需要耐心、愛心與正確的方法,還需要針對不同階段的失智症患者,使用不同的照顧重點與技巧

 

家天使特別邀請台南市小海獺居家職能治療所所長:陳奕丞職能治療師,分享 3 個重要的照護原則:

 

  • 安全:營造安全的環境,減少意外發生的風險。

  • 安心:提供安心的陪伴,建立信任與情感連結。

  • 安定:維持穩定的生活作息,減少患者的不安與混亂。

 

並依照各個階段的失智狀態,提供實用的照護建議,以下為您詳細介紹。

 

(一)輕度失智症照護技巧

日常生活照顧

這個階段的患者仍具備部分自理能力,應鼓勵他們盡可能獨立完成日常生活事務,例如:穿衣、吃飯、整理環境等,雖然家屬可以提供適度的提醒與協助,但避免過度干預。

 

溝通技巧

應保持耐心,給予足夠的時間讓患者理解和回應,並使用簡單、清晰的語言與患者溝通,一次只說一件事情。

 

(二)中度失智症照護技巧

日常生活照顧

中度失智症患者的認知功能與自理能力明顯下降,需要協助患者完成大部分的日常活動,除了協助飲食、穿衣、盥洗等基本生活起居外,也必須留意環境的安全。

 

以規劃浴廁的空間為例,不能只有想到病人的無障礙空間,還要包含照顧者在照護時,是否有足夠的空間來活動、移位、協助洗澡等,避免照顧者因為空間狹小或安全措施不足,造成腰部拉傷、撞到四肢等狀況,這便是「安全」原則的具體應用。

 

此外,家屬在請看護照顧長輩之前,應先持續傳達即將會有陌生人來幫他洗澡的訊息,在照服員剛來時,家屬也應當先做第一步介紹與引導,洗澡時,私密處部分也應當先用浴巾遮住,降低長輩的陌生感、警戒心,體現「安心」原則的重要性。

 

溝通技巧

在中度失智症溝通上,由於患者的語言理解能力下降,我更需要運用非語言的溝通方式,例如:微笑、溫柔的語氣、肢體接觸、眼神交流等,傳達關愛和支持,並重複簡單的指令。

 

另外,失智症病人發生攻擊行為是非常常見的,不管是口語或肢體都有可能發生。發生的時候,千萬不能用:「他只是病人,我容忍一下就好。」的態度來處理,這樣只會讓狀況越來越嚴重。

 

發生攻擊行為時,家屬應優先保護好自身安全,再用嚴肅的口吻告知長輩不能這樣做,或是確保長輩待在安全環境後,暫時離開現場,避免衝突繼續擴大,這同樣是「安全」原則的應用之一。

 

(三)重度失智症照護技巧

日常生活照顧

此階段的患者幾乎完全喪失自理能力,需要全天候的照護,包含:餵食、清潔、翻身、排泄等。

 

重度失智症照顧的重點在於提供舒適的生活環境、維持基本生理需求,並預防併發症的發生。家中無障礙空間改造,通常會建議不要一步到位,可以透過慢慢改造的方式,讓長輩在潛移默化中逐漸習慣環境的變動,若一下變動太大,有可能讓長輩感到陌生,進一步產生「這個不是我的家」的念頭,這符合「安定」的原則。

 

另外,很多家屬會透過制定每日作息表來讓病人習慣,但千萬記得,達成目標才是重點,時間反而是次要。

 

例如:時間表上規劃了下午 5:30~6 點要幫病人洗澡,重點在「洗澡」這個目標,而不是要求準點 5:30 開始洗。當時程過度精確,照顧者可能會在無意中傳達催促、急迫之意,進一步影響病人的情緒。讓長輩的情緒保持平穩,同樣是「安定」原則的體現。

 

溝通技巧

溝通上,雖然長輩可能無法言語,但仍可以透過觸摸、說話等方式與他們互動,給予情感上的支持。



此外,失智症患者的照顧者往往承受巨大的身心壓力,容易出現疲憊、憂鬱等情緒。因此,照顧者務必注意自己的身心健康,適時尋求支持和協助,例如:使用如家天使的看護媒合平台聘請看護,讓專業的照護員提供居家照顧服務,為照顧者分擔壓力,提供喘息的空間。

 

想找值得信賴的看護照顧失智症患者嗎?就讓家天使減輕您的負擔!

 

四、失智症如何預防與改善?失智症照護與預防重點一次看

 

(一)失智症治療 2 方式

根據臺北榮總的文章內容,失智症主要可以使用藥物與非藥物方式治療。

 

(1)失智症藥物治療

現階段的失智症藥物治療,主要目標並非阻止或恢復已受損的腦細胞,而是改善患者現有的症狀,盡可能減緩疾病惡化。通常會使用膽鹼酯酶抑制劑與 NMDA 受體拮抗劑,以及抗精神病藥物、抗憂鬱劑等,用於處理患者的精神與行為症狀。

 

(2)失智症非藥物治療

非藥物治療主要的目的在於改善失智症患者的情緒,使患者擺脫煩躁、憂鬱等。常見的非藥物治療方法有:認知訓練、懷舊治療、音樂治療、藝術治療、按摩療法等,刺激患者的認知功能和情感交流。

 

(二)如何預防失智症?失智症預防 4 方法

根據臺北市政府的文章內容,失智症可以透過健康的生活方式,降低罹患的風險。預防的重點包含:

 

  • 活化大腦:積極參與能鍛鍊腦力的活動,有助於維持認知功能。例如:廣泛閱讀報章雜誌、勤於寫作、打麻將、繪畫、園藝、烹飪、社交等。

 

  • 規律運動:培養日常休閒運動的習慣,能有效提升腦部功能。推薦的運動包含:健走、登山、游泳、騎自行車、有氧運動、瑜伽、太極拳等,這些運動不僅有益心血管健康,還能控制高血壓、糖尿病及高膽固醇等慢性疾病,更能降低罹患阿茲海默症和血管性失智症的風險。

 

  • 地中海飲食:地中海飲食的特色為平日食用富含不飽和脂肪酸的植物油(橄欖油)、豆類、全穀類、新鮮蔬果等,並適量攝取富含 Omega-3 脂肪酸的魚類、乳製品及紅酒、少量攝取紅肉,整體清淡且營養豐富。

 

  • 避免危險因子:避免過度飲酒、肥胖、抽菸、撞擊頭部等,並積極控制高膽固醇、高血壓、糖尿病等慢性病。


另外,根據 2024 年《Lancet》期刊最新公布的失智症預防因子,比 2020 年的報告多新增「視覺缺損」以及「低密度膽固醇」這 2 項危險因子,使得總計危險因子數量達到 14 種。這項研究發現,如果能有效剔除這些危險因子,便有機會將失智症的發生機率減少 45%,或是有效延緩失智症的發生,進一步強調全面性預防的重要性。

 

失智症預防因子

 

五、失智症照顧推薦|就讓 24 小時待命的家天使協助您照顧失智者!

照護失智症患者,您不是孤軍奮戰!家天使提供專業、值得信賴的失智症照顧資源,照護人員都經過專業培訓,具備豐富的和經驗,能為您和您的家人提供全方位的支持與協助。

 

家天使不僅能提供即時照護,更能協助您及早為長輩的健康把關,預防或延緩失智症惡化。尤其照顧失智症家屬是一個漫長的作戰,為了避免未來長輩拒絕陌生人照顧,建議在長輩認知功能尚佳時就建立習慣,讓他們適應照顧人員進入家中。

 

您可以透過家天使平台,彈性預約臨時看護服務,例如:

  • 陪伴長輩參與社交活動或外出:每週安排固定時段,例如:週二、週五下午各 4 小時,由家天使的照服員陪伴長輩前往美容院、公園或參與社區活動,維持長輩的社交互動,刺激認知功能

  • 提供日間安全看顧:當您需要外出上班、無法照顧失智症家屬時,可預約多天數、長時間(例如:每日 8 或 10 小時)的服務,讓家天使的照服員確保長輩的安全,避免走失、跌倒等意外發生,同時提供生活上的照料與陪伴。

 

此外,家天使平台 App 更提供您便利的工具,協助您隨時掌握長輩的健康狀況:

  • 生理健康紀錄簿:方便家屬定期記錄與追蹤長輩的血壓、體溫、心跳等重要生理數據,作為健康管理的依據。

  • 免費認知功能評估量表:家屬或來訪的照顧服務員,可以定期為長輩進行認知功能篩檢、憂鬱傾向評估、跌倒風險評估、吞嚥功能評估等,以提早預測潛在的病症風險,及早採取應對措施,防止失智症惡化

 

家天使平台 App:免費認知功能評估量表

 

(一)家天使優勢與特色

 

⭐️專業認證團隊

  • 全台最大媒合平台:家天使具備超過 3,200 名專業照服員,至今已累積超過 100 萬服務時數。

  • 專業認證照護團隊:家天使平台上的所有照護人員皆具備國家級專業訓練證書,能為您的家人提供專業、安全、高品質的照護服務。

  • 快速回應媒合需求:家天使改變傳統等待媒合的模式,讓平台上的照服員主動回應您的照護需求,大幅提升媒合的成功率,且縮短您等待的時間,快速找到合適人選。

  • 透明的評價系統與有效事前溝通:家天使平台設有完善的評價機制,讓您可以參考過往使用者的回饋,也能在服務前與照服員進行線上溝通,更深入地了解該名看護的專業背景與服務風格,挑選出最符合需求的照護人員。

 

⭐️即時掌握照護情況

  • 科技輔助管理,即時掌握照護狀況:家天使提供線上簽到退、工作日誌等智慧化功能,家屬可透過平台即時掌握照護人員的服務狀況與工作內容,讓您隨時了解家人的照護情形,安心又安全。

  • AI 照顧指引與個案健康管理:不管是家屬或是服務的照顧服務員,都可以透過家天使獨家的 AI 照顧引擎去預測長輩未來可能遇到的照顧風險,再搭配生理數據(血壓、體溫、心跳等)管理與異常通報,協助長輩趨吉避凶,得到更好的照顧品質。

 

⭐️24 小時全年無休

  • 客服全年無休:無論何時遇到疑問或需要協助,只要一通 0800 免費專線,全年無休的家天使客服團隊就能儘速提供專業諮詢與支援。

  • 24 小時手機預約:家天使提供全天候的手機預約服務,遇到突發狀況與臨時照護需求,只需透過手機 App 即可快速尋找臨時看護,最快在預約後 4 小時內即可到府提供服務!

 

⭐️避免糾紛的多元付款方式

家天使提供多元的付款選擇,避免無收據證明的現金交易衍生的風險,包含看護拿錢就跑、金錢法律糾紛等。在家天使平台,您可透過傳統的 ATM 轉帳或便利商店代碼繳費,無需擔心個資外洩的風險,也不需綁定信用卡,讓付款流程更加安心、便捷。

 

家天使與其他照顧服務的差異

 

家天使

其他業者,長照 2.0、人力仲介派遣、外籍看護等

人員均具有國家專業認證

不一定

線上快速預約服務

個案健康管理

AI照顧指引

服務時間彈性選擇

即時線上溝通

電子簽到退,GPS 定位

雙向回饋制度

線上管理訂單

 

(二)家天使服務項目

家天使服務項目資訊

 

醫院看護與居家看護

臨時看護

服務特性

針對醫院看護或居家看護的多天長時數需求

時間彈性,預約靈活

線上快速預約服務

單日服務 8/10/12/24 小時,需至少預約 3 天,服務日期可任選。

單次預約最短 3~24 小時,可預約單天、單次或連續多日服務

服務時間彈性選擇(費用包含照服員餐費)

8 小時:2,000 元

10 小時:2,200 元

12 小時:2,400 元

24 小時服務>北北基:2,800~3,600元
      >其他縣市:2,700~3,500元

※24 小時費用依照服員個別資歷調整

※以上費用包含照服員餐費

北北基每小時費用:300/330/360/390 元

 

其他縣市每小時費用:280/310/340/370 元

 

※費用依照服員個別資歷調整

交通費

以上費用包含交通費

0~500 元,照服員自行設定

平台服務費

每日 100 元

單筆訂單 200 元


 

就讓家天使減輕您照護失智症患者的負擔!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