照護知識庫

家天使精心為您彙整生活照顧、照護相關資訊,不論您是照顧者或是照顧服務員,都能更滿足您的照顧知識
照顧部落格
2018/07/11
  

失智症長輩拒絕吃飯怎麼辦?實用的照顧指南來幫您│家天使

失智症長輩拒絕吃飯怎麼辦?實用的照顧指南來幫您│家天使

今天下午客服中心接到一個電話,電話中客戶開頭就問:『家天使的照顧服務員裡面有沒有擅長煮飯的?』在客服人員仔細詢問下,這才知道,原來客戶為了她的老公不吃飯一直傷透腦筋,她的老公過去雖然有失智症的情形,然而都還是吃好,過好,天天都開開心心的,但不知為何最近開始拒絕吃午飯,因此劉媽媽就想要尋求是否有相關協助。當吃飯變得不容易,善用以下方法,用理解取代著急,讓每一口都更靠近安心。

一、失智症長輩照顧上的困難

多數家屬最怕的事之一,就是看見長輩推開餐碗、說:「我不餓。」你著急、心疼,也會冒出很多擔心:是不是病情變糟?會不會營養不夠?其實,失智症會影響記憶、注意力、感覺與動作協調,吃飯這件「看起來簡單」的事,對他們卻可能變成一道關卡。

請先接住自己的焦慮、肯定你的努力。照顧是一場長跑,不是短衝;我們把問題拆小、一步一步來,常常就能看見變化。

給照顧者的一句話:你已經很努力了。今天不需要一次解決所有問題,只要把一件小事做得更溫柔就好。

二、拒絕吃飯好發於哪一階段?比例大約多少?

臨床上,「拒絕吃飯」在中到晚期更常見。中期時,可能因為分心、忘了怎麼使用餐具、或看不懂眼前是食物而推開;到了晚期,食慾會自然下降,也更容易出現「吞不太下、常嗆到」的情形(吞嚥困難)。

整體而言,失智者在病程進展幾年內,出現「進食或吞嚥相關困難」相當常見;若在住院或安養場域,吞嚥困難的比例在不同族群可能達到四到九成不等。重點不是和精準百分比拔河,而是要記得:你並不孤單,這是很多照顧者都會遇到的關卡。

觀察小提醒:與其每天糾結「今天吃了幾口」,不如每週記錄一次:體重、精神狀態、吃飯時是否嗆咳或疲累。這些線索可以回饋給醫生,有助醫療團隊判斷下一步。

三、長輩拒吃時,有哪些管用的方法?

以下方法不一定一次就成功,但多試幾種、小幅調整,往往就會有變化。請挑幾招最容易做的,今天先試一兩個就好。

(1)先排除不舒服

  • 牙痛、口腔破洞、假牙不合、口乾。
  • 便祕、胃脹、胃食道逆流、噁心。
  • 藥物副作用(食慾下降、口苦、嗜睡)。

可先安排牙科檢查,並與醫師或藥師討論用藥與副作用。

(2)固定節奏、少量多餐

每天固定時間、同樣的位子與流程;若正餐吃不多,就把三餐變五六次小點。用 定時提醒 或在手機行事曆設定鬧鐘,建立身體記憶。

(3)換環境與器具

  • 桌面簡單、避免花俏桌布與雜物。
  • 使用顏色對比強的餐具(白飯配深色盤)。
  • 改用好握的湯匙、分隔盤或吸管杯,讓伸手就能吃。

(4)從熟悉與最愛開始

先端上「從小吃到大」的味道:家常滷肉、清粥小菜、味噌湯、蒸蛋。吃得慢沒關係,先讓他願意動口。

(5)手指食物也可以

改成一口一塊、好拿不掉屑的食物:切條三明治、蒸地瓜塊、軟嫩蛋捲、迷你飯糰、軟水果(如香蕉片)。

(6)創造安靜、被陪伴的氛圍

關掉電視、放輕音樂、用簡短口語引導:「我們先喝一口湯」「好香喔,再嚐一口」。照顧者坐在側邊,與他同桌進食,效果更好。

(7)調整食物質地與溫度

若常嗆到,請由語言治療師評估吞嚥安全,依建議把食物做得更軟、更細,或調整飲品濃稠度;上桌前先試溫度,微溫最順口。

(8)補水也要算進去

白天分次提供水、湯、果凍、布丁、稀粥、優格等含水食物;使用刻度杯,方便估算。

(9)一起動一動、曬一點太陽

白天多走走、做簡單伸展或拍拍手,晚上比較好睡,白天胃口也常跟著變好。

(10)不硬逼,必要時「手把手」陪吃

坐在他側邊,輕碰手背提醒,必要時「手覆手」帶動湯匙路徑,慢慢讓他找回節奏。

安全提醒:若出現明顯嗆咳、體重快速下降、持續脫水、發燒或意識改變,請儘速就醫評估。

四、會不會真的「餓死」?談舒適餵食(Comfort Feeding)

聽起來很可怕,但要說清楚:晚期失智時,身體的需求真的會改變。大腦無法好好發出「肚子餓」與「吞得下」的訊號,胃口自然變小,這是疾病的一部分——不是你的錯。

此時醫療建議多會採取「舒適餵食」:不強迫、不灌食,以安全、愉快為優先,願意吃就一口、慢慢吃。研究顯示,在重度失智使用鼻胃管或胃造口灌食,通常不會明顯延長壽命、降低吸入性肺炎或提升生活品質,反而增加併發症風險;細心的手餵往往更合適。

當你已經盡力調整,長輩仍只能吃少量,這多半是病程的自然變化。此時,照顧目標可以從「吃多少」轉為「舒服、被愛、有尊嚴」。

五、可以尋求的協助與資源

  • 醫療團隊:家庭醫師/神經內科/高齡醫學科評估,必要時轉介 語言治療師(吞嚥)營養師(菜單與份量)職能治療師(餐具與環境改造)
  • 長照專線 1966:可協助申請照顧服務、喘息服務、交通接送、餐飲協助與輔具等;也能連結各縣市資源。
  • 失智共同照護中心:提供從確診到照顧的個案管理、資源轉介與照顧者課程,並可導入社區據點或日照中心。
  • 社區與日照據點:有共餐、認知活動與照顧者支持團體,讓你不再單打獨鬥。
  • 居家照顧人力(短期或長期):可透過家天使自費服務安排「備餐、餐食協助、陪吃」等到宅服務,讓主要照顧者獲得喘息。
小訣竅:打電話或到院時,帶著一張「用餐觀察清單」:最近體重變化?一天大約喝幾毫升水?什麼質地最容易嗆?哪一餐吃最好?這些資料能大幅加快專業評估。

照顧失智症長輩辛苦了!讓家天使來幫您!

六、結語:比吃多少更重要的事

照顧路上會有卡關的日子。當長輩把碗推開,請先對自己說:「我已經很努力了。」接著,挑幾個方法小小地改變今天:換個餐盤、把音樂放小聲、先喝兩口湯、再嚐一口最愛的味道。

也記得,當病程走到後段,陪伴與舒服往往比「吃幾碗」更重要。你不是一個人,社會上有資源、有專業,也有很多和你一樣認真的家屬。我們一起,把每一口都變成愛的練習。

下載家天使app

↑ 回到頂端

免責聲明:本頁內容僅供衛教參考,無法取代專業醫療建議;若有緊急或疑似誤吸入嗆咳等狀況,請立即就醫。

更新:2025-08|撰稿:家天使照顧平台

版權所有 © (家天使)。若需引用,請註明出處。

相關文章:

當失智症長輩拒絕洗澡怎麼辦?實例分享小撇步!

平常鍛鍊咀嚼力,健康防老免煩惱

中期失智症照顧

 

參考資料:失智症患者之營養與護理照護技巧,國立成功大學 王靜枝副教授,http://bit.ly/2zufiIc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