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血糖發生的症狀

年長者的低血糖症狀往往不是很明顯,常見包括:

  • 快速發汗、顫抖、心悸、飢餓感
  • 頭暈、頭重腳輕、視力模糊
  • 嘴唇發麻、語言遲滯或說話不清
  • 虛弱無力、疲倦感加重
  • 情緒改變(如焦躁或煩躁)
  • 長者特有:可能沒有飢餓感,反而出現嗜睡、步態不穩、甚至跌倒

 

低血糖發生的緊急處置 SOP

情況 處置步驟
意識清醒、可吞嚥
  1. 立即提供 15–20 克快速碳水化合物(葡萄糖片、果汁、糖果、蜂蜜)。
  2. 15 分鐘後測血糖,若仍低於 70 mg/dL,重複補糖並再測。
  3. 血糖恢復後,進食含蛋白質與碳水的正餐或點心。
意識不清或昏迷
  1. 若有升糖素,依指示皮下注射或肌注。
  2. 若無升糖素,將頭部側放,於口腔塗抹蜂蜜/糖漿,避免嗆咳。
  3. 恢復意識後提供進食,若無改善立即送醫。

 

低血糖時可以補充什麼?(15-15 原則)

遵循 15-15 原則:一次補充約 15 克「快速作用」的碳水化合物,15 分鐘後再測血糖;若仍低於 70 mg/dL,再補一次。

 

✅ 適合的「快速升糖」食物(每份 ≈ 15g 醣類)

食物 建議份量(≈15g 醣) 備註
葡萄糖錠 3–4 顆(依產品標示) 作用最快、劑量好掌握
方糖 / 砂糖 3–4 顆方糖 / 1 大湯匙砂糖 可直接口含或溶於少量水
硬糖(非無糖) 3–4 顆 避免代糖款式
蜂蜜 / 糖漿 1 大湯匙 亦可抹於吐司角小口食用
果汁 120–180 ml 如柳橙汁、葡萄汁
含糖汽水(非代糖) 約 150 ml(半罐) 請確認非「零糖 / 代糖」
低脂 / 脫脂牛奶 240 ml 含乳糖,可作替代選項

 

⚠️ 不建議立即用來補低血糖的食物

食物 主要原因
巧克力、蛋糕、冰淇淋 脂肪含量高,延緩糖分吸收,升糖太慢
代糖飲料 / 無糖飲品 幾乎不含可升糖的碳水,無法改善低血糖
高纖全穀(全麥麵包等) 釋放慢,不適合緊急處置

 

🍽 後續怎麼吃?

  • 血糖回升並穩定後,再加一份正餐或含蛋白質的小點心(如半份三明治、吐司+牛奶),避免血糖再次下降。
  • 若使用胰島素或部分口服降糖藥,請留意用藥與進食時間,必要時諮詢醫療團隊調整。

 

常見造成低血糖的原因

  • 用藥因素:胰島素、磺醯脲類降糖藥、藥物交互作用。
  • 健康狀態:腎功能下降、肝功能不佳、失智或認知障礙、多重疾病。
  • 生活環境:跳餐、不規律飲食、運動過量、天氣炎熱。

 

如何預防低血糖的發生

  • 依照醫師建議設定個人化血糖與 HbA1c 目標。
  • 選擇低風險藥物、避免長效或高致低血糖藥物。
  • 規律飲食:三餐定時,餐點均衡。
  • 適量運動並調整飲食/藥物。
  • 注意氣候變化,避免高溫下劇烈活動。
  • 定期檢查腎、肝功能,追蹤藥效與副作用。

 

為何有低血糖風險的長輩建議尋求照顧服務

以下族群特別建議介入專業照顧服務:

  • 有失智或認知障礙,無法自行處理低血糖
  • 多重用藥、腎肝功能受損者
  • 有低血糖發作史或獨居長者
  • 家庭支持不足、風險高者

 

日常血糖紀錄的重要性

每日血糖紀錄可:

  • 協助醫師調整藥物與飲食計畫
  • 辨識低血糖誘因(跳餐、運動過量等)
  • 讓家屬更了解長輩病況,增加照護安全

 

家天使的特色與如何守護長輩安全

家天使透過科技與專業照顧,協助長輩安全用藥並降低低血糖風險:

  • 線上預約,快速媒合:24 小時即可找到合適照顧服務員。
  • 合約保障:服務內容明確、權益有保障。
  • 服務簽到退:照服員每日簽到退,家屬即時收到通知。
  • 家庭健康紀錄簿:照服員可每日記錄三餐飯前飯後血糖,異常即時通報。
  • 安心守護:結合血糖紀錄、用藥提醒、飲食觀察,讓家屬更放心。

快用家天使來守護家中長者

參考文獻

  1. Chen N-C, et al. The Risk Factors of Severe Hypoglycemia in Older Patients with Dementia and Type 2 Diabetes Mellitus (2022)
  2. Guo L, et al. Guideline for the Management of Diabetes Mellitus in Older People (2024)
  3. Study on Pioglitazone and Hypoglycemia Risk in Elderly (2022)
  4. Visaria A, et al. Ambient Heat and Hypoglycemia in Older Adults (2023)
  5. Nguyen JV, et al. Hypoglycemia in Older People With Type 2 Diabetes: Prevention and Treatment (2022)

(圖文:家天使編輯團隊,更新日期:2025-09-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