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人口老化,越來越多家庭進入「夾心世代」的照顧挑戰。除了要兼顧工作與孩子,還得同時面對年邁父母的需求。台北市職能治療師公會的podcast節目《職遞友聲》特別邀請台北市職能治療師公會沈明德理事長,分享多年長照經驗,並帶來豐富的資源指南,幫助大家找到最適合的照顧模式。
一、都市與偏鄉的照顧差異
- 資源落差:都市醫療與照護資源較多,偏鄉常面臨「老老照顧」困境。
- 照顧者特性:都市上班族常因時間不足與壓力大受困;偏鄉則較多在地陪伴,但缺乏專業支持。
延伸閱讀:在地老化與居家改造:打造安心的生活環境
二、上班族照顧者的主要困境
- 心理壓力:工作與照顧雙重負擔。
- 身體負荷:長期勞累導致健康惡化。
- 經濟困難:醫療與照顧開銷龐大。
- 社交剝奪:無暇與朋友互動,生活孤立。
延伸閱讀:照顧者請先顧好自己:減壓與喘息資源指南
三、專業介入與照顧者支持
職能治療師與照顧服務員的角色,不只是幫助長者,更要協助照顧者減輕壓力。例如:
- 改善生活作息,減少夜間照護負擔
- 導入輔具(如便盆椅、警示器)提升安全性
- 透過居家服務與喘息服務,給予照顧者休息時間
四、可運用的長照資源
若家中有長輩需要協助,可透過以下方式尋求資源:
- 撥打 1966 長照專線:最快速的資源入口。
- 居家服務與喘息服務:包含機構、社區喘息方案。
- 友善交通:無障礙計程車、爬梯機服務。
- 社區據點:如 14C、失智據點、社區關懷據點、綠色照顧站。
- 日間照顧與小規模多機能:提供日間活動與短期留宿,減輕家屬壓力。
延伸閱讀:長照3.0 懶人包:誰受惠?怎麼申請?
五、資格與申請方式
只要經過評估並符合長照等級,就能申請服務。即使資格不符合,也能透過社區大學、樂齡學習、民間團體(如華山基金會)獲得支持。
延伸閱讀:打1966,找到屬於你家的長照方案
六、照顧者支持團體
除了正式服務,非正式資源同樣重要。透過支持團體、照顧者課程,能幫助彼此分享壓力、交流經驗,也能獲得情緒上的支持。
延伸閱讀:照顧者支持團體:陪你走出照顧的孤單
重點整理
- 都市 vs. 偏鄉照顧差異:資源、照顧者角色不同
- 上班族照顧壓力:心理、身體、經濟與社交多重挑戰
- 解方:專業介入 + 輔具 + 居服 + 喘息
- 資源入口:1966 長照專線、社區據點、日間照顧
- 非正式支持:民間團體、照顧者支持團體
想了解完整對談,歡迎收聽原始節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