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陽節:一份送給長輩的溫柔指南
從「九九重陽」的故事與敬老意涵,到秋冬疫苗、飲食食補、天氣變化與漸進式運動的實用清單。
一、重陽節的故事與敬老意涵
重陽節,一個把「思念」與「長久」揉在一起的日子。節日的起源於《續齊諧記》中的「桓景避災」故事,記載桓景隨老師費長房遊學多年。費長房對他說九月九日,家中當有災禍,應該急忙逃走。讓家人各作絳囊,盛滿茱萸以系在手臂上,登高飲菊花酒,此禍可除。桓景像他說的這樣在九月初九,舉家登高山。晚上回來,發現雞犬牛羊全部暴死,原來是家畜遭受了桓家的死劫。
後來隨著時間,演變為登高、插茱萸、飲菊花酒、登高祈福等習俗,另外也因「九」與「久」同音,逐漸被賦予「長久、長壽」的祝願。
在臺灣,政府於1989 年起九月九日被訂為「敬老節」。重陽不只是一場儀式,而是提醒我們:把對長輩的愛,化為耐心的陪伴、細緻的照顧,以及面向明天的健康規劃。
二、重陽詩:王維〈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
獨在異鄉為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
遙知兄弟登高處,遍插茱萸少一人。
這首詩寫盡了重陽的思念與牽掛。願我們在團圓與相伴的道路上,都能成為彼此的靠山。
三、重陽時節長輩健康清單
1)疫苗接種:在寒冷前,替免疫力穿上一件外套
疫苗 | 建議對象 | 關鍵時點 | 貼心提醒 |
---|---|---|---|
流感疫苗 | 65 歲以上、慢性病/心肺疾病患者、醫師評估需要者 | 每年秋冬流感季前接種 | 與其他疫苗接種間隔依醫囑;發燒等急性症狀緩解後再打 |
肺炎鏈球菌 | 65 歲以上或高風險族群依醫囑與公費資格 | 可與流感疫苗不同部位同日接種或分開施打 | 種類(如 PCV、PPSV)與間隔由醫師評估 |
COVID-19(追加劑) | 高齡與高風險族群依官方公告與醫囑 | 依季度/季節性方案或暴露風險評估 | 與其他疫苗同日或間隔,遵醫囑即可 |
*任何接種以醫師評估為準;若近期有發燒、急性感染或剛住院出院,請先諮詢醫療團隊。
2)飲食與食補:潤、暖、淡,三個字守護秋冬
主題 | 要點 |
---|---|
潤肺補水 | 白木耳蓮子湯、梨子、蘋果;室內加濕、規律小口喝水 |
溫和進補 | 薑、枸杞、菊花茶;避免過油、過鹹、過甜的「過度補」 |
慢病友善 | 高血壓/腎臟病/糖尿病者須照營養師與醫囑調整食材與分量 |
- 口味變重常見於味覺退化,請以新鮮香料取代鹽糖增加風味。
- 牙口或吞嚥較弱的長輩,可調整食物質地(柔軟/易吞版本),並避免邊吃邊說話。
- 搭配適量蛋白質(魚、豆、蛋),維持肌力與修復力。
3)天氣變化與戶外安全:溫差來了,節奏要慢一點
情境 | 風險 | 怎麼做 |
---|---|---|
清晨、夜間外出 | 低溫+血壓波動,心腦血管事件風險升 | 改白天活動、分層穿著;慢慢起身、先在室內熱身再出門 |
登高健行與敬老活動 | 膝關節負擔、喘、跌倒 | 選緩坡、帶登山杖與護膝;必要時由家屬或照服員陪同 |
室內空氣乾燥 | 喉乾咳、氣喘誘發 | 適度加濕、補水、規律清潔環境與口罩換洗 |
四、重陽敬老金:祝福,也是一種社會的陪伴
每到重陽,各縣市會提供敬老金/重陽禮金或舉辦敬老活動。發放資格、金額與申請方式依各地方政府公告為準。建議提前留意所在地公所與社會局資訊,準備必要文件,讓祝福不缺席。
*各地政策每年可能異動,請以最新官方公告為準。
五、漸進式運動:把身體交回自己,每天一點點就好
重陽登高是祝福,每天 10–20 分鐘的漸進式運動,則是把祝福落在身體上。從坐著抬腳、牆邊半蹲、扶桌站立訓練開始,循序漸進,讓心肺、平衡與肌力慢慢回來。
- 先熱身:頸肩、手腕、髖膝踝環繞各 8–10 下,呼吸放慢。
- 核心與下肢:坐姿抬腿(單側 10 下 × 2 回)、椅子起立坐下(8 下 × 2 回)。
- 平衡:扶桌單腳站(左右各 10–20 秒 × 2 回),環境保持安全、地面防滑。
- 收操伸展:小腿、股四頭肌、胸肌各 20–30 秒。
*若有心血管、骨關節或神經系統疾病,請先諮詢醫療人員;運動時如胸悶胸痛、頭暈冒冷汗,立即停止並就醫。
六、結語:把愛說出口,也落在每天的陪伴裡
重陽,是一首寫給長輩的詩,也是一次把心放慢的邀請。我們不只在節日獻上祝福,也在每一餐的清淡、每一次的加衣、每一段的慢步同行裡,悄悄把愛落地。祝願長輩健康久久、笑容久久;而我們,都在身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