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國外統計,失智症患者在症狀首次出現後平均 3.5 年才被診斷出來,理由是失智症的發生往往是從認知出逐漸出現問題開始的,因此當你隱約覺得爸媽「哪裡不太一樣」——例如短期記憶變差、做事順序錯亂、脾氣與個性改變——請相信你的直覺,先做一個簡單、低壓力的自我檢視。小編用淺白步驟帶你完成 AD-8 功能改變量表與畫鐘測驗,並提供可列印的 A4 模板;結果僅做參考,若有疑慮,請盡快安排門診做完整評估與治療。
為什麼要在意「早期信號」?
大部分失智症的病人只會持續退化,因此越早辨識,越能主動準備。早期就醫可釐清是否可逆性因素(如感染、藥物副作用、甲狀腺問題、憂鬱等),也能更早安排作息、活動與環境調整,降低走失、跌倒與夜間失眠等風險。
常見早期症狀對照表
日常表現 | 家屬觀察重點 |
---|---|
同樣的問題一再重複、剛發生的事立刻忘。 | 是否影響日常功能(如付錢、用藥、回電話)。 |
做菜或外出準備的步驟常常錯亂。 | 是否需要他人提示才能完成。 |
容易受詐騙或衝動購物。 | 近期帳單或金流是否異常。 |
不安、易怒或退縮,不像過去的他/她。 | 變化是否持續且影響人際互動。 |
熟悉路線也會迷路。 | 外出是否需要陪同或定位輔具。 |
如何施作:AD-8 功能改變量表
- 由熟悉長輩的人填寫(家屬/主要照顧者)。
- 回想約兩年內是否出現下列改變(是=1 分,否/不知道=0 分)。
- 共 8 題,總分 0–8;≥ 2 分建議就醫評估。
下載:AD-8(家屬版,A4)
AD-8 題目快速預覽
- 判斷力或解決問題能力是否下降?
- 對活動的興趣是否減少?
- 是否重複問相同的事情?
- 學習使用工具(手機/遙控器)是否變困難?
- 記住約會、行程是否變困難?
- 日常記憶是否變差?
- 思考與推理是否變慢?
- 個性與行為是否改變?
如何施作:畫鐘測驗(Clock Drawing Test)
- 準備白紙與筆。
- 請長輩:「在紙上畫一個時鐘,標上 1–12,指到 11 點 10 分。」
- 過程中避免提示位置與指針方向。
- 完成後觀察:數字位置是否擠在一起?指針長短與方向是否合理?是否能在合理時間內完成?
下載:畫鐘模板(A4)
分數如何解讀與下一步
常見問答(FAQ)
什麼時候該帶長輩去就醫評估?
當 AD-8 分數 ≥ 2,或畫鐘測驗顯示明顯錯位、無法完成,且這些變化已影響日常生活,就該安排門診。
擔心長輩會抗拒,怎麼辦?
用「功能」語言取代「病名」語言,例如:「最近記憶讓你很困擾,我們去醫院找方法讓你更安心。」
要多久重做一次量表?
建議每 3–6 個月重測;若感染或住院後短時間內退步,可提早追蹤。
家裡只有我一個人照顧,還能做什麼?
先把每日重點(餐、藥、睡)固定,再加上簡易活動(散步、伸展、聊天);必要時考慮短時段到府協助。
哪裡可以找到更多工具?
文末有「延伸工具與資源」,包含 AI/科技輔助與其他衛教文章。
延伸工具與資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