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照顧者的真實故事
「大家好,我又來分享了!」這是一位陪著媽媽走過失智初期的女兒,在照顧路上的心情記事。
她的媽媽三個月前開始出現一些改變:吃飯會含在嘴裡忘記吞;偶爾會說看到過世的長輩;也會對家人產生誤解與敵意。那段時間,她每天都在哭,覺得照顧變得好困難。
直到她開始用手機記事本記錄媽媽每天的狀況,帶著這份筆記去神經內科回診,醫師仔細聽完後,給了她許多安定人心的回覆。
建議與回饋
根據上述女兒的回饋,家天使平台有幾點建議可以做:
- 吃飯含在嘴裡:若能吃雞肉、麵條、麵包等,就不是吞嚥障礙,而可能是情緒、口感或環境因素。建議與媽媽一起用餐、鼓勵她參與,而非被動餵食。
- 對家人或朋友出現敵意:這是情感依附與腦部變化的結果,不必爭辯或解釋太多,順著話、安撫情緒即可。
- 看到過世長輩:若只是短暫出現,不必過度擔心;若頻繁且干擾生活,應再回診評估。
也提醒各位家庭照顧者:重要的是不適只有讓失智症長者吃得下、睡得好、開心過生活。家庭照顧者自己也要維持生活品質,不要壓抑,該放鬆、該哭、該笑都沒關係。
從經驗學到的照顧原則
- 記錄觀察,幫助醫療判斷:記下每天的狀況、時間點、情緒反應,是最實用的照顧工具。
- 陪伴而非控制:與其糾正,不如順勢而為;一起吃飯、玩撲克牌、聊天,讓長者感受被接納。
- 理解「依賴」背後的情感:敵意、誤會,其實是內在的不安全感。回應時可以用「我知道妳在擔心我」取代「妳誤會我了」。
- 適度放手,保留自己的生活節奏:照顧是長跑,照顧者的健康與情緒穩定,是維持照顧品質的關鍵。
照顧者的自我照顧也很重要
很多照顧者在陪伴失智家人時,容易陷入「全心奉獻、卻忘了自己」的狀態。
其實,讓自己喘口氣、與朋友聚聚、聽音樂、散步,都是必要的療癒。
如果覺得快撐不下去,也可以透過專業照顧服務來協助,例如 家天使 提供的自費照顧媒合與個案管理服務,讓家屬有時間休息、思考,也讓照顧更穩定。
常見問題
- Q1. 失智長者出現幻覺或妄想該怎麼辦?
- 先觀察頻率與影響程度,若只是短暫出現,可以陪伴安撫;若干擾生活、導致失眠或焦慮,應就醫調整藥物。
- Q2. 為什麼失智症患者會突然對家人發脾氣?
- 可能因為害怕、不安或記憶錯亂導致情緒失控。避免爭辯,先穩定情緒,之後再找出誘發原因。
- Q3. 如何延緩失智惡化?
- 保持規律生活、均衡飲食、腦部刺激(撲克牌、拼圖、對話)、社交互動,以及穩定服藥與回診,都是有效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