照護知識庫

家天使精心為您彙整生活照顧、照護相關資訊,不論您是照顧者或是照顧服務員,都能更滿足您的照顧知識
照顧部落格
2025/09/01
  

別讓最後的愛變成遺憾──安寧照顧、病人自主與善終倡議

「安寧照顧」不只是醫療選擇,更是對生命尊嚴的守護。當年長者進入失智、臥床或器官衰竭階段,過度醫療常帶來更多痛苦。透過「病人自主權利法」、預立醫療決定(ACP/AD)與 DNR,家屬可以讓長輩有機會在熟悉的環境中,以舒適、尊嚴的方式迎向「善終」。本文以真實案例出發,帶您理解為何安寧是必要的選項,以及家屬可採取的行動。

真實故事

最近在網路上看到有篇文章,是個女兒訴說她照顧90歲的失智母親的心路歷程,雖然母親早已表達過「不要插管、不想進安養中心」的心願。
然而在病程惡化時,她仍被強行插上鼻胃管、導尿管,每天抽痰,在醫院與安養中心之間輾轉。她的女兒心疼卻無力阻止,只能眼睜睜看著母親在機構裡水腫、感染、喘不過氣。

女兒無數次向醫院與安養中心表達:「媽媽不要再受苦了,可以撤管嗎?」卻換來「再觀察」、「還不到安寧條件」的回應。直到最後,她才堅定拒絕再送醫、簽下「不插管、不急救」的文件,才讓母親得以在機構裡安寧地走完人生。

這不只是她一家的悲劇,更是許多台灣家庭真實的縮影。

 

為何需要安寧照顧?

  • 尊重意願:讓長輩的聲音被聽見。

  • 減少痛苦:避免過度醫療與反覆送醫。

  • 陪伴為主:把時間留給家人,完成道謝與告別。

 

走向善終的第一步

  • 與醫師明確設定:以舒適照護為核心

  • 簽署 DNR 與預立醫療決定(AD)

  • 設定不送醫、不侵入性治療條件

  • 評估減量或撤除人工營養

  • 指定醫療委任代理人,保障意向被落實

 

治療取向對照表

面向

積極延命

安寧照顧

ACP/預立醫療決定

 核心目標 

延長生命

舒適與尊嚴

文件化本人意願

常見作為

 插管、電擊、洗腎 

 止痛、心理支持 

 ACP 諮商 → AD → 健保卡註記 

決策權

醫療主導

家庭共識

病人主體

 

常見問答

安寧照顧是不是放棄治療?

不是,安寧是積極的舒適照護,專注減輕痛苦與提升生活品質。

DNR 與 ACP 有何不同?

DNR 限制急救;ACP 為完整的預立醫療決定,涵蓋人工營養、輸液等選項。

撤除鼻胃管會不會餓死?

末期病程本來就會自然進入不吃不喝狀態,撤管是尊重身體自然過程。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