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遇到一個案例,長輩已經 98 歲了,照顧他的是 77 歲的兒子。根據兒子回饋,年初長輩還能自理,但清明過後跌了一跤就開始臥床。兒子臨時成了主要照顧者,雖然很盡責,但畢竟自己也年紀大了,加上經驗不足,要幫忙翻身、換尿布,實在很吃力。結果長輩身上大大小小的壓瘡和傷口,就這樣一點一點累積出來。
家天使再介入後,第一次擦澡便以「小心翼翼、先護皮再清潔」為原則,同步盤點傷口、紀錄與包紮,重建穩定節奏,讓長輩逐步回到舒適與安全。
家天使特別提醒,這不是「撐過去」就好,而是用對方法:固定翻身節奏+減壓+保濕+紀錄,外加家屬與專業團隊的接力合作,才能讓長輩頤養天年。
長青關鍵:提前規劃 × 專業補位
1) 提前規劃,不等失能才行動
- 從「亞健康」開始:作息、營養、活動、安全環境。
- 建立「照顧地圖」:角色分工、備品清單、緊急聯絡。
2) 專業補位,家屬不用一肩扛
- 翻身拍背、皮膚保護、口腔與會陰清潔、備品管理。
- 個案管理追蹤,必要時串接護理師、治療師建議。
到宅SOP:翻身與防壓瘡重點
A. 起手式(到宅評估)
- 環境動線、床邊安全、夜間照明。
- 高風險皮膚區域逐點檢視與紀錄。
- 訂出 翻身時序、減壓枕位、床單平整SOP。
B. 每日三段流程(早/午/晚)
- 清潔→保濕→保護膜;處理濕污床單與尿布。
- 1.5 - 2小時翻身一次,必要時使用減壓氣墊。
- 紀錄攝食與輸出,追蹤水分與蛋白質。
C. 皮膚與傷口守則
- 洗後 立即保濕、維持乾爽與平整。
- 高風險點:骶尾、髖部、腳跟、肩胛、耳後。
- 紅疹/破皮→先減壓與保護,再評估換藥。
家屬不再單打獨鬥
目標
舒適、安全、預防壓瘡、維持尊嚴
節奏
固定翻身表+每日三段流程+每週復盤
工具
減壓氣墊、枕位墊、保濕與保護膜、滑布
支援
家天使照顧服務員、必要時護理師/治療師